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第2号预警

2020-05-22 11:13浏览次数:

随着周边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进一步严峻,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可能会不断涌现。天气逐渐变热,各种食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容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同时全省大中小学校的全面复课,新冠肺炎以外的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报告数量可能会较大幅度的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学校疾病防控工作,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省卫健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通报,当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应特别关注以下事件:

一、重点关注事件

1.输入性新冠肺炎: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确保疫情不输入不扩散,巩固陕西省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

建议:(1)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关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各项部署要求,以高度责任心和强烈使命感抓好开学复课后的常态化防控,重点是落实防控措施,狠抓过程、环节管理,做好应急处置准备。(2)广泛宣传防护知识,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主动回应各方关切,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氛围。

2.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目前是动物防疫关键期和人间布病高发期,应加强防控。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重点市县区中小学校开展布病预防知识进课堂的健康教育活动。

二、一般关注事件

1.食源性疾病:气温升高,食物容易变质,且人们喜食生冷食物,易引起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建议:(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多种形式开展肠道感染性疾病及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学校陆续开学,因新冠疫情长时间停课,开学后要格外重视饮用水、食堂环境和人员卫生、食品安全问题。严格执行《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发现病例要在规定时限内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2.狂犬病:5月气温渐暖,师生衣衫逐渐单薄,暴露机会增加,各地犬伤人事件将陆续发生,应提前做好防控工作。

建议:持续开展狂犬病危害及防治知识宣传,使师生充分认识到狂犬病的危害,做到能在暴露后及时、主动去犬伤规范处置门诊就诊。

3.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7月为发病小高峰,应注意加强防控措施。

建议:(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醒师生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2)加强出血热病例监测,发现疫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4.呼吸道传染病:历史数据显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猩红热、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在5月呈上升趋势,随着各类学校复课,应警惕学校、幼托机构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建议:(1)着重加强以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猩红热、百日咳等疾病为重点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有疫苗预防的疾病应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2)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学校教室、宿舍等密闭场所通风换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缺课登记追踪制度、疫情报告和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3)加强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监测,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5.肺结核: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区封闭,学校延迟开学,医院开展新冠肺炎防控,诊疗工作减少,部分病例延迟就诊。如师生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诊断,入学后对学校结核病防控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易造成校内传播,导致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学校复学时,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排查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课追踪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已发现病例的学校要配合所在地疾控中心做好散发病例疫情处置。


(转自陕西省教育厅网站)